现在位置:首页>

>

文章详情页

重磅解读!上海市最新茶饮行业规范,你的工作室合规了吗?

-

2026年1月1日,上海市茶饮行业将迎来重大变革——《现制茶饮品原辅料要求》(GH/T 1495-2025)新规正式实施。这一由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制定的行业标准,标志着茶饮行业从“野蛮生长”向“高质量发展”转型的关键一步。对于上海数以万计的茶饮工作室、独立品牌而言,新规不仅是品质升级的契机,更是生存与发展的“生死线”。

一、新规核心:从原料到服务的全链条管控

新规首次系统定义了现制茶饮品的范围,即以茶叶为基底,添加水果、乳制品、糖类等原料现场制作的饮品。其核心要求可概括为“四严”:

原料严控‌:茶叶必须符合GB 31608食品安全标准,禁止使用劣变或异味原料;水果需新鲜无腐烂,罐头类须符合GB 7098国家标准。
标签严管‌:所有饮品需明确标注添加成分(如人参、肉苁蓉等药食同源物质)的适用人群与食用限量,禁止夸大功效宣传。
制作严规‌:代糖、乳制品等辅料需符合相应国家标准,杜绝香精勾兑、色素染色等乱象。
服务严标‌:网络餐饮平台需公示营业执照、许可证信息,并设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。
二、工作室的“合规三问”
原料库存是否达标?‌
新规要求茶叶、水果等原料需提供合规采购凭证。若工作室仍使用预包装初级农产品(如散装人参、黄精),需立即更换为标注“保健食品”或“药食同源”资质的供应商。
宣传用语是否合法?‌
2025年上海已查处多起“补肾益精”“增强免疫力”等虚假宣传案例。工作室需自查官网、菜单、社交媒体,删除功效性描述,改为“传统工艺”“风味独特”等中性表述。
经营范围是否匹配?‌
上海市场监管部门通过“一网统管”系统自动比对开票类目与执照范围。若工作室新增“茶饮配送”“健康咨询”等业务,需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经营范围变更,否则面临最高3万元罚款。
三、合规操作指南:三步走策略
原料升级‌:优先选择通过GH/T 1495认证的供应商,如茶叶需符合GB 31608标准,水果罐头需有GB 7098标识。
标签整改‌:在饮品菜单标注“添加人参,每日建议食用量≤3克”“孕妇及过敏体质慎用”等提示语。
证照更新‌:登录“上海市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”下载最新营业执照,核对实际业务与登记范围的一致性。若超范围经营,需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变更,虹口、浦东新区提供“即办窗口”服务。
四、违规成本:从罚款到停业

新规实施后,监管部门将采取“大数据监测+举报奖励”双重机制。违规工作室可能面临:

行政处罚‌:无违法所得罚款上限3万元,有违法所得则按3倍罚款。
信用惩戒‌:列入“信用黑名单”,影响融资、招投标等业务。
法律风险‌:若因超范围经营引发合同纠纷,法定代表人需承担个人连带赔偿责任。
结语:合规是生存的底线

上海市茶饮行业新规的出台,本质是推动行业从“流量竞争”转向“品质竞争”。对于工作室而言,合规不是成本,而是品牌升级的跳板。2026年1月1日前,完成原料、标签、证照的全面整改,才能在茶饮市场的“品质新时代”中站稳脚跟。